2006年5月27日

一邊廂,科大「拔尖計劃」,破格收取年僅十六歲的中五生陳易希為大學生。但那邊廂,站長想起的,卻是本地教育的整體成效。而當一個個大學生不斷問教授有沒有「舊試題」可以溫習,一次又一次問你有那些書可以作為功課的參考。而一個個中學已畢業好幾年的人,又問你達文西是誰?達芬奇跟他是甚麼關係時。情景是否有點可笑?甚至「相映成慘」?
 
偶爾看到一位前輩重量級學者的公開信,並提及他自己正準備的「讀書計劃」,使站長不禁「無地自容」起來。看來,愈有學問的人,的確會愈知道自己學問的不足,也愈肯下功夫去進步。
 
不經覺地,《向世界出發》的八個行程、三十五集經已播完。當中,羅家瑛的一輯好、夏雨的一輯也好,但最好的,站長覺得是羅蘭的一輯。他們三人的閱歷配上場景,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當然,沒有了顏聯武的過場、帶領,整個節目也會失掉精采。所以,旁白的確有「起死回生」的力量。(這尤其是當螢幕上的主角,根本就壓不住場時……。)
 
「巴士阿伯」片段,在網上竟然被人瀏覽超過百萬次。若果這要收費的話,製作人大抵可以「安享一年半載」。然而,群眾除了「好奇」和想滿足「當法官」的慾望外,似沒有發覺這些近年流行的「網上新聞直播」,其實正侵犯著我們自己這些平凡人的「私隱」。阿伯縱然「行為有些不當」,但是否需要付出如此「代價」?乃至被批評?反而那個年輕人竟變成了「英雄」?這樣「判案」,我看是建基於「年齡認同」多於「文明標準」。而那位年青人的「矯揉造作」、「欲拒還迎」,也足以令站長「噴飯」。(要知「片段」前發生甚麼事,無從得知。但影片中所看,「阿伯」則不外是一般阿伯的「行為模式」而矣。那年輕人憑甚麼?站長也喜歡「英雄」及君子。但站長最討厭「弱者」,更厭惡「多管閒事、其身不正,但卻要強出頭」的人。) 此外,究竟又有多少人關心「阿伯」口中多次提及的「壓力」呢?這我想更加值得我們反省。
 
看陳奕迅《Get a Life》最新演唱會的VCD,不得不佩服這位較站長年青很多的歌手。站長喜歡陳奕迅已不是這兩年才開始,但這次看他演繹每一首作品時的技巧與感情,竟到「舉重若輕、輕描淡寫」的地步。並竟在「刻意與不刻意」之間游走,就不得不由衷的讚嘆。而假若理論說得沒錯,陳奕迅的歌,就是那些經由歌手「內在韻律、感情、力量」去打動聽眾的。(簡單而言,是用「心」唱、用「靈魂」唱。)而這正是另外那些透過「視覺、造型、技術、音效」去吸引觀眾的「藝人」(即用「口」唱、用「咪」唱) ,所不能「相提並論」之處。
 
「六.四」十七週年,站長感觸良多。而當年的年輕人,至今亦已四十多歲。而站長日前於旺角看到梁國雄(長毛)正在為今年「六.四」遊行作宣傳,全程「貨真價實」,就令站長忽然對他多了幾分的敬意。令站長知道他是個深深地認同自己理念,並不斷奮鬥多年的人。
 
這個學期又將完結,站長在此多謝各位支持我的學生,在過去一年的包容和體諒。有緣定能再見!
 
 

0 則留言: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