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看一些回應式文章,會非常「好笑」。話說今天《都市日報》的〈讀者來信〉,有位自稱是毅進導師David Chan的讀者,寫了一封名為《毅進助重獲學歷》的信給編輯,以回應某君早前的言論。然而,站長一看第一行,就幾乎已經「笑死」。原因是這位David Chan君所要回應的文章,原來早於8月18日就發表。這位David Chan君,似乎不知,在現今社會高速運行的模式裡,反應緩慢如斯,文章內容更精采及嚴謹都沒有。(況且,那篇文章的所謂回應,其實也相當乏力……。)
曾浮雲終於決定放棄生果金的「資產審查」。證明黃毓民所掟的「蕉」,斤兩十足,懂得分輕重與角度。
站長半個傳播學系出身,故經常留意新聞。而近日則發現,幾個電視台對同一單新聞的處理方法,差異有日益擴大的趨勢。而很多時,放在「頭條位置」的新聞,更是「各自各精采」居多。正面一點去看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「新聞自由」。
今天分別在三個不同的公眾平台出現,不知大家有否看到「我」呢?
這回送上由南唐李後主李煜的詞所編撰而成的《玉樓春》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gJNlo0Loew
〔相片說明:於仰光民眾公園內鬧著玩耍的大黑熊。〕
0 則留言: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